《山海经》是中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奇书,内容包罗万象,涉及地理、神话、巫术、动植物、矿物、民俗等,堪称上古社会的百科全书。以下是其核心故事和内容的梗概:1. 山海结构:世界的框架《山海经》分为《山经》(《五藏山经》)和《海经》(包括《海外经》《海内经》《大荒经》)两大部分:《山经》:以山脉为纲,记载了447座山的地理位置、矿产、动植物及神灵。如“昆仑山”被视为天帝居所,充满神异。《海经》:描绘海外与大荒的奇国异族,如“羽民国”“长臂国”,以及夸父逐日、精卫填海等神话。2. 经典神话故事夸父逐日:巨人夸父追逐太阳,途中渴死,手杖化为桃林(《海外北经》)。精卫填海:炎帝之女女娃溺亡东海,化作精卫鸟衔石填海(《北山经》)。大禹治水:禹斩杀相柳、疏导洪水,奠定九州(《海内经》)。后羿射日:羿奉帝命射落九日,诛杀凶兽(《海外南经》《淮南子》亦有载)。黄帝战蚩尤:蚩尤兴风作雨,黄帝请应龙、女魃助战,终胜(《大荒北经》)。3. 奇珍异兽与神怪异兽:九尾狐(祥瑞)、饕餮(贪食怪兽)、烛龙(睁眼为昼,闭眼为夜)。神灵:西王母(豹尾虎齿)、伏羲(人首蛇身)、共工(撞不周山致天倾)。植物:不死树、建木(通天之树)、祝余草(食之不饥)。4. 异国族群书中记载了数十个幻想国度,如:羽民国:身生羽毛,可飞。贯胸国:胸口有洞,可穿杆抬行。不死民:长生不死,饮甘木之水。5. 文化意义神话源头:奠定了中国神话体系的基础,影响《楚辞》《庄子》等典籍。图腾信仰:龙、凤、麒麟等形象源于此书。奇幻文学鼻祖:对后世志怪小说(如《搜神记》)、仙侠文化有深远影响。